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讀書最可貴的是終身堅持,無論處于哪個年齡段都孜孜不倦地讀書。“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年輕的時候,記憶力好、接受力強,應該抓緊讀一些對自己終身成長具有關鍵性作用和決定性影響的好書。中年的時候,精力旺盛、視野開闊,應該努力拓展讀書的廣度和深度,打牢一生的學問基礎。年老的時候,時間充裕、閱歷豐富,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常讀常新的態度、百讀不厭的勁頭,在讀書世界里感悟人生、樂以忘憂。
今年是建黨99周年,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干部職工通過閱讀經典書籍,增強理想信念,固“本”立“魂”,航天通信策劃開展了“品讀經典 點亮人生”主題讀書薦書活動。公司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與,紛紛結合自身學習、成長和工作經歷推薦了許多寓意深刻、值得學習的經典書籍。書香不可辜負,希望一本本好書,能夠陪你度過多彩的七月,也能夠豐富你未來的每時每刻。
薦書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中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本書正是契合了當前大變局形勢,以全球文化的高視點,簡明詮釋了多元而復雜的中國文化發展歷程。從地域的中國,到文化的中國,直到世界之中國,客觀的看到了中國是如何慢慢“長大”的。不廢江河萬古流,中國歷史文化就像萬古江河一樣源遠流長、奔騰向前,在當今世界越發顯示其務求魅力和巨大向心力。
生死大海,誰作舟楫;無明長夜,誰為燈炬。在這大變局之下,作為科技工作者的我們,除了博采眾長的對專業技術領域深度耕耘,更應該去了解自己的歷史、了解別人的歷史,心胸坦蕩的承認和學習不比我們差的另一個文化系統。欲得一正確的人生觀,必先得一正確的歷史觀。茍不明察歷史的性象,以知所趨向,則有如荒海窮洋,孤舟泛泊,而失所歸依。所以面對挑戰,更重要的是兼容并蓄,交叉融合,“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薦書人:通信研究院總體部 張萌
薦書語:《鼠疫》不是加繆的成名作,但在疫情期間,一定是他被討論最多的作品。書中描寫的鼠疫發生在半個多世紀前的歐洲,時間、地點均為作者虛構,但對事件細節的把握以及人物心理的刻畫,卻讓人以為是作者親身經歷一般。而對于讀者我來說,就更是感同身受。疫情暴發初期的武漢恰似歐洲的古城,瘟疫肆虐,恐慌蔓延。我和周圍的人一起,隔離在家,謠言四散的網絡是我們與外界唯一的關聯。我仿佛同書中的人物并肩,對抗著同一場人類的劫難。漸漸的,他們的故事進入高潮,而我的卻發生了反轉,他們的人開始發瘋,不停的禱告。而我的祖國卻在陣陣自信與感動中走出了陰霾。全天佩戴口罩,定期測量體溫,幾乎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故事的結尾,我們和他們,帶著千百年來人類的祝福,重拾希望,找回生活的平靜和悠長。
薦書人:易訊科技辦公室 程越
薦書語:你能想象的未來是什么樣子?似乎一眼望得到頭的忙碌生活終將成為我們的歸宿。那么不妨跳出眼前的生活,讀一讀赫拉利的《未來簡史》。作者用其獨特的思維和視角描述了未來世界,完全顛覆了我的思考方式,仿佛給人生打開了一扇天窗。喜歡書中的一句話:“人們之所以不愿意改變,是因為害怕未知。但歷史唯一不變的事實,就是一切都會改變。”本書對于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的樣子,我們只有在當下不斷加強自身的知識與技能,不斷提升個人素質,才有可能在未來獲得廣闊的生存發展空間。
薦書人:易訊科技業務管理部 于芳
薦書語:我們時刻處在一個變革的時代,企業外部環境瞬息萬變,充滿了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使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到底企業應該怎樣面對挑戰,戰勝困難。作為一家有著55年歷史的軍工單位,江蘇捷誠如何在變革中求發展,保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逐步走向強盛之路,成為一個重要課題。作為一名技術人員,該書能讓我更好地開拓思路,面向未來。在發展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樹立應對結構化變化的觀念,要去鍛煉發現變化、創造變化的能力,不斷錘煉應對變化,創造變化的能力。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要有強大的信心,努力打造贏在未來所需的關鍵能力,克服科研創新路上遇到的種種障礙,不斷開拓思路、創新方式方法,力爭打造一支不懼一切未知變化的科研團隊。
薦書人:江蘇捷誠技術中心 童瑞敏
薦書語: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人的精神力量組成了企業的靈魂。我們的航天事業,也是由那些經過動蕩和斗爭洗禮的生命創造的。他們頑強,生動,感恩,奉獻,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傳承。余華老師的《活著》從一個側面展現了一個時代和一個時代的人,給我們以啟示:年輕的我們要珍惜時代給予的際遇和機緣,珍惜航天企業傳承下來的精神力量,更加尊敬那些曾做出偉大貢獻的人。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為航天事業的發展不斷傳承,不斷奉獻,勇往直前。
薦書人:通信研究院總體部 胡彥勝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