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5年,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完成了29家企業的并購重組,盡管這些企業地域上遠隔千山萬水,但彼此的信任、共同的追求讓多股力量擰成了一股繩。
航天科工黨組書記、董事長高紅衛認為,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相對的優勢和有利條件,也都有各自相對的劣勢和短處,因此要通過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充分溝通交流,相互借力應對挑戰,產生“1+1﹥2”的協同效應。
為此,集團公司黨組提出,航天科工對新加入的每個企業,都要秉承“信任、支持、融合、發展”八字方針。正是在這八字方針牽引下,集團公司并購重組企業握指成拳聚合力,在充分共享航天資源的同時,也攜手并進邁向更廣闊的新產業和新市場。
加入航天大家庭兩年多來,智慧海派站在新的起點上,在集團公司“信任、支持、融合、發展”的八字方針指引下,在航天通信加強“統、融、拓”的要求下,這家新收購企業收獲頗豐。
統一管理 規范運作促發展
在融入航天初期,智慧海派面對不同所有制特點,在如何實現融合與優勢互補的思考和實踐上,作出了諸多的探索和努力。
在航天通信的指導和幫助下,智慧海派及時建立公司黨委,積極發揮黨委領導作用,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全面提升黨的建設質量,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推動企業發展的競爭優勢。
在實踐中不斷加強企業科學規范管理的同時,智慧海派也逐步將民企靈活的市場機制和創新的管理理念引入國企,形成權責對等、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機制,使公司既走在科學治理的軌道上,又提升了經營積極性和效率。
2017年,智慧海派公司經審計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12.86%,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8.54%。這標志著公司在規范運營、穩健發展的基礎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融入航天 兼容并蓄共創新
在資本化運作中,并購完成僅僅是第一步,更為艱巨的是后續企業間的融合。融入不僅是資本和資產“硬實力”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企業文化“軟實力”的融合。能否通過融合實現“價值創造1+1>2”的協同效應,這才是并購的關鍵。
在堅決執行集團公司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使命、企業愿景等企業核心文化理念的基礎上,智慧海派根據企業自身所處行業的特點,堅持海派特色不變,對集團公司文化進行積極補充,既兼容并蓄,又共同創新。
2016年11月底,航天科工設立電子產品ODM中心,掛靠在智慧海派,由智慧海派負責推進。依托智慧海派研發、供應鏈和規模制造能力,依托航天科工大平臺,融合航天科工和航天通信在國防高科技領域等行業的優勢資源,智慧海派獲得了更多的資源與合作機會,拓寬了產業和客戶范圍,延伸了產業鏈條。
拓展空間 持續提高競爭力
近年來,智慧海派主要的收入來源仍是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為了進一步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海派積極依托手機及智能終端的研發制造基礎優勢,已向多元化、智能化的更多領域布局。在原有手機及智能終端ODM制造基礎上,大力開拓物聯網(IoT)產品、智能安防產品、汽車電子產品、AR/VR及人工智能產品等領域,不斷促進智能化制造服務能力的升級,形成“5+1”產品發展體系,致力于打造以“人、車、家、物”為核心,集智能終端、智慧運營、智能系統三位一體的智能聯網生態鏈。
在國內智能終端市場增長放緩,南亞、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需求高速增長的大環境下,智慧海派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充分發揮企業技術資源優勢,積極實現智能終端ODM制造業產能海外輸出,目前已在印度諾伊達地區建設智能終端ODM工廠并正式投產,第一階段設計產能100萬臺/月。拓展海外市場并實現創收,創造了新的利潤增長點,為保障企業可持續穩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8年,智慧海派在深入貫徹“整合資源、規范運營、齊心協力、創新創收”經營管理方針的同時,堅持打造智慧海派特色的“精致產品、極致效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實現智慧海派新發展與新跨越。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