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任務!組織人員今晚立即開始加班、通宵!”,工作群里的一條通知讓成都航天機械加工事業部的小伙子們忙碌了起來。5月31日周日上午9點,成都航天機加事業部突然接到型號產品緊急機加結構件的生產指令,要求5日內完成5套結構件約40個零件的生產。主體零件結構復雜,加工難點多,交付時間非常緊迫。部長顏斌迅速動員部署,組織制定了加工方案,要求調度、技術、生產等相關環節相互配合,立即實施。
“一定要按時保質完成好此次緊急任務!”,“馬上趕回來!”、“努力完成任務!”……一句句斬釘截鐵的回復打破了周末早上的平靜。
下午一點,安靜空曠的機械加工車間里,陸陸續續有人到達;兩點左右,相關人員全部到崗,事業部對所有人員進行了分工和任務安排。以馮建輝、廖建秋、聶波和方成為代表的黨員同志迅速組成了黨員突擊隊,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凝聚起“堅決打贏生產任務攻堅戰”的堅定信心和決心。大家井然有序地按計劃制定零件加工工藝文件,并備制好零件毛坯,同時,數控CNC編程人員利用樣品提前模擬加工過程,對加工所需的速度、切削深度等工藝參數進行修改和調整,不斷優化完善刀具路徑規劃,為后期加工出高質量的零件形體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家各司其職、團結協作,爭分奪秒趕進度、搶任務,忙碌的身影不斷在各個機器和操作臺間穿梭,偌大的車間一下恢復了以往工作日的繁忙。所有人忘我地投入到任務的搶制奮戰中,一直到接近深夜十二點,轟鳴的機器才安靜下來。
任務不交,奮戰不止。根據生產情況合理安排,事業部制定了輪班方案,實現車間連續24小時加工,確保換人不停機。雖然大家準備充分、干勁十足,但依然面臨許多技術難點和突發問題,薄板零件在加工過程中變形過大,無法有效保證加工尺寸;機床所使用的中心鉆達不到框架零件的點孔加工深度等等,這些都是困擾事業部的難題。按照以往常規方式解決問題至少需要10天,但交貨期限迫在眉睫了,必須要迅速想出新方法解決問題!為及時解決現場生產加工問題,技術人員迎難而上,借鑒以往數次試制經驗,反復演算攻關,通過改變薄板加工流程和框架零件制作工裝夾具定位的方法,在多次調整、改進試制后,最終在較短時間內解決了變形和加工深度的問題,進一步保證了零件的質量和精度,有力保障了生產的順利進行。此時,調度、技術、生產等人員已通宵連班超過24小時,他們不眠不休,一心撲在任務上,以堅持不懈地韌勁和勇于創新地拼勁展現了航天人的責任與擔當!
為了最大程度確保零件能夠及時完成,各個工序之間采用流水作業的零件加工方式,上、下工序緊密銜接,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期間事業部安全人員也不定時開展巡查,確保生產環境的安全,督促做好個人防護,在持續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科學搶抓進度,全力突擊生產,為該批生產任務的推進把好安全生產關。
經過三天兩夜的連續奮戰,機械加工事業部以最快速度保質保量地完成了該批結構件生產,為該型號產品實物競標的后續工作贏得了時間。艱苦奮戰在一線的每一位事業部同志,在得知任務緊急的情況下毫不猶豫放棄了休假,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他們不辭勞苦、不言放棄、堅守職責,沒有豪言壯語和驚天動地,他們用默默奉獻的敬業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鑄就非凡。
【關閉】 【打印】 |